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外论文

出土文献与易学研究 —— 伍玲玲

作者:伍玲玲

出土文献,通常是指从地下发掘获得或通过其它途径发现获得的文献,尤指近现代考古发掘获得的文献。这些文献被发现或发掘出来时,往往已在墓葬、遗址或墙壁、洞室中沉睡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当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时,已在阴墟地下静静地躺了三千多年。出土文献由于长期被埋藏,世人无以染指,既避免了文献的流失,又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文献的原始面貌,一旦出土,往往可以填补传世文献的空白、印证史实、订正讹误、厘清争议,对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周易》出土文献频出,大大推进和深化了易学研究,本文拟通过对对历代《周易》出土文献的简要梳理,探讨各个时期出土文献在易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河内《周易》

说起《周易》的出土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东汉哲学家王充在他的《论衡·正说》里说:“至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后面他又说“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礼》、《易》篇数亦始足”。这里面传递了三个与《周易》有关的信息,一是汉宣帝时河内(今河南北部一带)女子在拆自己老屋时,得到了失传的《易》一篇。二是呈奏给朝廷后,经博士们传阅同意后,把这一篇加到了《易》里面。三是因加进了这一篇,《易》的篇数就补足了。但补足的这一篇到底是什么篇,王充并没有交代。后人研究认为,这一篇是《说卦》。不过这篇《说卦》与我们今本的《说卦》不同,今本的《说卦》是独立单一的说卦,而王充说的《说卦》是由说卦、序卦、杂卦三篇合成的,只是篇名仍用不“说卦”,也就是说,其实是一篇包含了三篇的,所以《隋书··经籍志》说:“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由此可以看出,这次《周易》出土文献的意义在于为当时的易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周易》文本。

                   

二、汲冢竹简《周易》

在古代,《周易》出土文献的另一次发现是在西晋初期,这就是轰动一时《汲冢书》的发现。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汲郡(今河南汲县)有一个叫不准(“不”音彪)的盗墓人,盗挖了战国魏襄王墓,官府闻信赶到,发现墓内大量的竹简。于是将墓内及散落地上的竹简收集起来,装了有数十车,运往洛阳。这批竹简计有10余万字,均为科斗古文,是珍贵的先秦竹简。可惜的是这些竹简曾被盗墓人点燃当火把照明烧掉一部分。另外收集的人因不了解这些竹简的珍贵,多有不慎损坏。好在当时朝廷非常重视,对这些幸存下来的竹简组织一流专家进行整理。经过多年的整理,共整理出16种75篇。其中有著名的《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均是早于司马迁《史记》的一手资料,极具史料价值。这75篇中与《周易》有关的有七篇,分别是《易经》二篇,《易繇阴阳卦》二篇,《卦下易经》一篇,《公孙段》二篇。这七篇的具体情况,《晋书·束皙传》说:“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都看不到了,因大部分书因战乱等原因都已佚失了。如今,轰动一时的《汲冢书》只剩《穆天子传》一书还算保存完好,著名的《竹书纪年》只有辑佚本,即《古本竹书纪年》和明代人所作的被称为伪书的《今本竹书纪年》了。《汲冢书》周易出土文献的佚失,对易学研究来说确实是一大遗憾,但也不是说一点意义都没有。从晋书对《周易》七篇的注解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1、汲冢《易经》至少在战国中期晚或战国晚期前已形成,因为魏襄王卒于公元前296年,为战国晚期初,作为随葬品的竹书《易经》,其形成时间应早于墓葬时间,所以在战国晚期前。2、汲冢《易经》与当时通行的《周易》相同,也说明《周易》的成书应在战国晚期前。3、给一直众说纷纭的周易成书时间说提供了一个佐证,客观上支持了战国成书说。


三、敦煌写本《周易》

时间进到了二十世纪。二十世纪的开局之年1900年, 中国文化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敦煌文献的发现。敦煌文献卷帙浩繁,种类繁多,涉及到宗教、人文、艺术、史地、科技等方方面面,被称为古代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是以佛、道文献居多,但也有不少儒家文献。据统计,儒家的十三经,敦煌文献有九经,其中周易文献有王弼的《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和陆德明的《周易释文》。我们称之为敦煌《周易》

敦煌《周易》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三家所依据的本子都是王弼注。孔颖达《周易正义》是对王弼、韩康伯注的统一整理,依据的是王弼的本子;陆德明《周易释文》是对《周易》文字音义的考释,依据的也是王弼本《周易》,再加上王弼自己的《周易注》,三家均用一个本子,给人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感觉,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敦煌写本独尊王注 ”吧。可见当时王弼《周易注》在敦煌流行的盛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魏晋以后易学研究从重象数到崇义理的发展走向。

第二个特点是敦煌《周易》都是唐写本,是刻本之前的书籍形态,且都是各自传本的最早写本,这对于我们了解书籍的版本源流、校勘、辑佚,有着重要的文献学价值,人们可以通过比对校勘,对王弼《周易》传本进行研究,纠正错漏讹误。

第三个特点是敦煌《周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出土文献,尽管有的藏本并不在不在国内,但通过网络以视频发送和照片传输的方式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在虚拟环境下身临其境的进行研究。这就结束了《周易》出土文献史上自西汉以来没有实体出土文献的历史,为易学研究提供了资料保障。

                       

四、马王堆帛书《周易》

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一个出土文献频出的时代。1973年马王堆汉墓因出土了二千年前的女尸而轰动一时。如果说一号墓女尸轰动了世界。三号墓帛书的发现轰动了学界。而其中的帛书《周易》的发现则是轰动了易学界。因为帛书《周易》是汉文帝前期的抄本,是现代人首次发现的公元前的本子。帛书《周易》的出土,一扫以往周易研究只有传世本没有古本的的窘境,一时成为学界热点。帛书《周易》的结构与传世本一样,有经有传,但具体不大一样。一是经文的卦序不同,。帛书《周易》经文的卦序用的是分宫法,从乾、否两卦开始,以益卦结束。传世本是以乾、坤两卦开始,以未济卦结束。卦名用字也有不同。就八纯卦来说,乾作键、兑—作夺、离—作罗、坤作川、 巽作筭、震作辰、艮作根、坎作赣 ,帛书《周易》的传文也与传世本不同,不是十翼,而是六篇,分别是《二三子问》、《系辞》、《衷》、《要》、《昭力》、《穆和》。从篇名来说,只有《系辞》一篇同十翼。从内容来说,帛书《系辞》只是现今《系辞》(上、下)的一部分;《衷》有今本《系辞》(下)下的一部分;《二三子问》记录的是孔子与弟子的问答;《要》记录的是孔子老年好《易》的资料;《昭力》、《穆和》两篇记录的是昭力和穆和等人与“子”,即他们的先生讨论请教切磋的易学问题。六篇中除了《系辞》和《衷》的部分外,都是今本《周易》所没有的。显然,这是一个与今本不同的本子。至于今本《周易》与帛书本《周易》谁先谁后的问题,众说不一有的认为帛书本在先,有的认为今本在先。帛书《周易》的这的这些特点,激发了人们的探索研究热情,人们从篇目厘定,训诂校雠、版本渊源,学派归属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大大推进了易学研究。


五、阜阳汉简《周易》

1977年, 人们对马王堆帛书的热情正方兴未艾,又一考古成果传来: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汉代竹。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众多,其中有竹简9000多片,涉及的书种繁多,史料价值高,且书法精湛,填补了汉代考古史秦汉史研究的许多空白,被考古界视作稀世珍宝,这中间就有《周易》。一号汉墓的墓主是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卒于文帝十五年,即公元前165年,所以竹简的时间不会晚于这一年。竹简《周易》与帛书《周易》比,迟了三年,应是同时代的东西。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阜阳汉简破损比较严重,经过长期的整理,整理出易类竹简752片,3119字。其中属经文的有1110字,属卜辞的2009字。存有卦爻辞的简片221片,分别属于52个卦。从内容来看只有经,没有传。六十四卦卦序已打乱,已看不出卦序。有残存卦画五个(大有、林、贲、大过、离),以“八”表示阴爻。在行文上,卦爻辞连着卜问事项的卜辞,卜辞的判断与卦爻辞是关连的。但因破损严重,大部分卜辞与卦爻辞已不相连,也看不出归属了。从卦爻辞和卜辞的占比来看,字数比是1110比2009;简片比是221比531,卜辞分量显然重于卦爻辞。卜辞所卜之事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晴雨、田渔、征战、事君、贵贱、贫富、君子小人、居家、行旅、嫁娶、疾病、出亡、举事等。因此有人认为阜阳汉简《周易》不属于《汉书·艺文志》中《六艺略》的《周易》,而是属于《汉书·艺文志》中《数术略》的《周易》,并认为阜阳简的这种《周易》不属易学,就是卜筮也很浅显,因此阜阳简的《周易》实际上是把《周易》退化了。从阜阳简中涉及的职官来分析,认为不会早过战国晚期。 这是一种解释。其实倒也不必解释为退化,而可解释为阜阳简《周易》是数术类《周易》,只是没有与时俱进,向哲理化方面进化而已。汉简《周易》应该是一部卜筮之书。《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因《易传》而成为一部哲理书。汉简《周易》给人们展示了《周易》较早时期的模样,这在学史上还是首次,为易学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六、王家台秦简《周易》

《周易》历来有三《易》之说,不少典籍中都有论说。如《周礼·春官·太卜》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周易正义》引郑玄《易赞》及《易论》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说明三《易》所属的朝代。郑玄还解释了三《易》书名含义“《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东汉桓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 可见还见过《连山》和《归藏》。可是《汉书·艺文志》并未加以著录,再加上后来《随书·经籍志》说“《归藏》汉初已亡”,至唐代开始,有人因此认为汉时《归藏》易佚失,汉晋间所见《归藏》皆为伪书。其间虽有不同声音,但这种观点一直影响到现代,直至王家台秦简出土。1993年3月,湖北江陵县荆州镇郢北村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了大批秦代竹简,其中有一部分为易占竹简。据介绍,易占竹简编号的有一百六十四支,未编号的残简有二百三十支,共计三百九十四支,总字数约四千余字。由于残缺过甚,尚未能拼出一支整简,顺序也难以排定。在这批竹简中,共有七十组卦画,其中十六组相同,除去相同数,不同的卦画有五十四种。卦画皆以一表示阳爻,以∧表示阴爻。卦名有七十六个,其中重复者二十三个,实际卦名五十三个。此外,卦辞也有一部分重复。但秦简的卦画皆可与今本《周易》对应起来,卦名也与传本《归藏》、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研究者通过比对古书中引用的《归藏》佚文与出土秦简易占,得出了秦简易占即失传已久的《归藏》的结论。这一结论石破惊天。王家台秦简为千年悬案提供了新的证据,在易学史上意义重大。

                               

七、上博楚简《周易》

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先后获得两批战国楚简。两批楚简属同批出土,但出土地已不可考。经碳十四测定,竹简标本的年代在战国晚期。两批楚简共有1700余枚,35000余字。竹简文字用墨书写,部分符号使用朱砂。字体属于战国楚文字。竹简内容涉及近百种战国古籍,多数为失传的古籍,其中能现存古籍相对照的不足10种。这其中就有《周易》。

有人统计楚简《周易》共有58简,涉及35卦的内容,有25卦画,共1806字。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周易》版本中最早的本子。在传世本长期通行之时,一下子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本,对易学界来说意义非同小可,是易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楚简《周易》作为最古版本有它的古风古貌。楚简《周易》只有经文,没有传文。阴爻符号为“八”,与今本阴爻符号为“- -”不同,但与阜阳汉简本和帛书本同;楚简《周易》还首次出现了六组黑红色符号,置于卦首和卦尾,有人认为是卦与卦之间的分隔符。楚简《周易》字体为楚国古文,书写时使用了大量的通假字、异体字、疑难字,又是最早的版本,因此有很大的校勘意义。随着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简牍帛书不断出土问世,以研究简牍历史及图文资料为对象的简牍学由冷变热,战国楚简和其他简牍成为“简牍学”中引人关注的一个研究分支,开辟了易学研究的新领域。

以上简要梳理了从汉代到上一世纪易学出土文献的流程,分析了历次出土文献的意义、价值和对易学研究的影响。我们发现每一次出土文献的问世,都不同程度地推进和深化了当时的易学研究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研究热潮。


作者:南京大学


文章分类: 第四届论文
分享到: